欢迎进入苏州美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苏州美明电子

MeimingIC.com

芯片的苦日子,可能刚刚开始
来源: | 作者:chipnews | 发布时间: 2022-08-01 | 596 次浏览 | 分享到:

路透社7月28日报道,美东时间周三,美国参议院64票对33票最终通过了一项芯片法案,希望借此提高美国在半导体和先进技术方面的竞争力。


据悉,这项被称为“CHIPS-plus”的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0亿美元的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并为那些在美国建厂的芯企提供25%的税收抵免,税收抵免估计价值约240亿美元。

法案中有一条极具针对性的内容,美方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给出了一道选择题。


对于全球半导体巨头们来说,在未来10年里,在美国与中国市场之间,可能不得不“二选一”。


于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媒体直接给出一个简单而惊人的标题。


“美国欲锁死中国高端芯片10年。”


然而,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广一些,我们会发现,全球芯片行业的竞争正愈发激烈。





01


芯片周期 悄然生变


芯片,尽管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但其始终有着非常强的周期性。


伴随着供需的起伏和技术的迭代,芯片行业的景气度一般会大约长达4年的波动周期。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为起点的一波芯片景气周期已进入尾声。


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已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而半导体的销售额也出现了见顶迹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饱和,另一方面则是全球经济环境下需求端的薄弱。


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关于芯片行业的消息越来越多。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台媒报道称,产能一直高度紧张的台积电遭遇三大客户砍单,苹果、AMD和英伟达三大一线大厂向台积电提出削减订单,以应对接下来消费电子需求的不确定。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也遭遇一些消费电子客户砍单,有些工艺节点松下来,正在寻找新客户补位。


财联社的报道也指出,包括现代汽车、诺基亚、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等多家不同领域的企业高管都不约而同地释放出同一个信号:去年曾严重困扰他们的“缺芯”问题,现已有所缓解。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7月发光芯片价格同比下降约20%至30%,驱动芯片价格下降约40%。而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品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尽管新能源车的爆发让车规级芯片仍然维持在景气区间,但行业的大趋势仍然势不可挡。


“砍单”加剧,“缺芯”终结,这代表着价格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回落,更意味着行业周期的下行。


当一个周期性行业处于下坡路时,往往就是加大投资提升竞争力,从而在行业回暖后吃掉竞争对手份额的最佳机会。


于是,我们便看到美国芯片法案在此时出现了新进展。




02


芯片法案 只为竞争


美国此次推出的芯片法案,有这么几个核心内容。


1)计划5年内拨款约520亿美金,22-26年分别拨款240/70/63/61/68亿美金。


2)为期四年的25%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在美建厂,估计减免值在240亿美元左右。


3)如果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半导体制造,企业将无法获得这一补贴。


4)如果企业一旦获得美国补助,在美国建立工厂,10年内就不能扩大对中国先进制程芯片的投资,但成熟制程没有限制。


大手笔的政策刺激,瞄准的都是具备在美建厂能力的头部芯片企业,诸如三星、台积电、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等。


而这其中针对性如此明确的“二选一”条款,表明了美方为了抢夺市场也不再遮遮掩掩了。


据美方的报道,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已使美国经济损失了2400亿美元。


这似乎也是美国在痛定思痛之后做出的决定。


而该法案在激辩两年之后,如今终于有望被通过的另一大原因,在于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无疑有助于民主党获得国内制造业的支持。


不过,和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关税问题一样,这些法案都是拜登拉拢选票的棋子,但结果究竟会如何,还有待观察。


上周中,拜登曾表示有望在10天内进行一次中美元首之间的通话。不过拜登刚刚得了新冠,不知通话能否如期进行。


相信在通话中,双方一定会就关税和芯片法案这些关键问题有所沟通,届时也值得关注通话后各方传递出来的信息。


但无论如何,此次美国的芯片法案进一步显示出芯片行业“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压力都来到了我国的芯片企业身上。




03


竞争 或许比想象的更激烈


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全球多个重视芯片的国家地区,都在为芯片市场而动足了脑筋。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洲芯片法案》。拟投资430亿欧元,目标使欧洲芯片供应量全球占比提升至20%。


主要内容包括欧洲芯片倡议、确保供应安全的新框架、欧盟层面的协调机制3个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英特尔已宣布将在欧洲建立4个工厂,而台积电等企业也表示将在欧洲寻找适合的建厂地点。


而在去年年底,日本就喊出了未来十年投资10万亿日元,实现2nm制程量产的豪言。


今年6月,日本已经批准了台积电的晶圆厂计划,并将提供最高47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的补贴。


韩国也是动作频频。拜登亚洲行时,三星就提出了一份4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7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


而近日韩方又公布了“半导体超级强国战略”,计划引导企业截至2026年完成对半导体投资3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5万亿元)。


就连印度近期都频频喊话半导体企业,将提供补贴吸引建厂。


各国动辄千亿、万亿的资金,这投资体量实在惊人。


这几年来,我国在芯片国产替代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让大家对自家的芯片有了不少信心。


然而根据半导体分析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为16.7%。


这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前不久在我们谈到美元霸权的问题时,不少朋友们留言认为,在科技上取得突破才是关键。


那么此时,我们不禁要发问。


面对芯片领域新一轮的竞争,我们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