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苏州美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我们
科研耗材
硅晶圆及硅片
光刻胶
光刻掩膜板
各种基片
溅射靶材
封装材料
其他科研耗材
微加工代工
代加工汇总
光刻加工
镀膜工艺
刻蚀工艺
键合工艺
PI工艺
PDMS工艺
TSV工艺
光刻掩膜板
特色工艺
仿真实验室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联系我们
苏州美明电子
Meiming
IC
.com
名称
描述
内容
首页
∷
行业资讯
∷
OpenAI正探索自研AI芯片
行业资讯
芯片知识
前沿进展
公司新闻
29
OpenAI正探索自研AI芯片
来源:
|
作者:
chipnews
|
发布时间:
2023-10-09
|
555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研AI芯片热潮涌起,微软要推新了。
有消息人士透露称,今年爆火的ChatGPT背后的开发者OpenAI正在探索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AI)芯片,并已开始评估一个潜在的收购目标。
据知情人士透露,至少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讨论了各种方案,以解决OpenAI所依赖的昂贵AI芯片短缺的问题。这些选择包括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与包括英伟达(Nvidia)在内的其它芯片制造商更密切地合作,以及在英伟达之外实现供应商多元化。
据称,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将收购更多人工智能芯片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他曾公开抱怨GPU的稀缺,这个市场由英伟达主导,该公司控制着全球80%以上最适合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市场。
Altman指出,获取更多芯片的努力与两个主要问题有关:驱动OpenAI软件的先进处理器短缺,以及运行驱动其工作和产品所需的硬件所需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成本。
运行ChatGPT对公司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的分析显示,每次查询大约花费4美分。如果ChatGPT的搜索量增长到谷歌搜索量的十分之一,它将需要大约价值481亿美元的GPU,每年需要价值约160亿美元的芯片来维持运行。
目前,还不清楚OpenAI是否会推进定制芯片的计划。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这样做将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也是一项巨额投资,每年的成本可能高达数亿美元。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保证成功。
据分析,收购一家芯片公司可以加快OpenAI开发自己芯片的进程。而据熟悉OpenAI计划的一名人士透露,OpenAI已经考虑了这条道路,并对潜在的收购目标进行了尽职调查。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究竟是哪家公司。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即使OpenAI继续进行定制芯片的计划(包括收购),这一努力也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它将仍需要依赖于英伟达和AMD等供应商。
传微软自研首款AI芯片下月问世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微软将实现酝酿多年的计划,将在下个月推出该公司首款专为AI应用设计的芯片。
聊天机器人ChatGPT问世后掀起全球AI热潮,引发市场对生成式AI技术应用的热议,企业高层疯抢AI芯片的情况下,使英伟达的GPU供不应求。
消息人士透露,微软计划下个月在其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该公司首款专为AI设计的芯片,这是微软历时多年工作的结晶,可以帮助微软减少对英伟达设计的AI芯片的依赖。
微软自研的芯片与英伟达GPU类似,专为训练和运行大型语言模型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而设计,大型语言模型是OpenAI的ChatGPT等对话式AI功能背后的软件。
早前,其它媒体指出,微软从 2019 年开始即开发自家 AI 芯片,代号为Athena,旨在降低对英伟达依赖,微软真正的目的并非直接取代英伟达芯片,而是希望通过降低成本,并于多项服务中持续加入 AI 功能。
微软7月发布的年度报告更新一项风险因素显示,微软数据中心取决于获得许可和可建造的土地、可预测的能源、网络供应和服务器,包括GPU和其它零件,凸显GPU对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瑞银8月表示,微软受到其可使用的GPU数量的限制是一个现实,可能会影响他们明年产生AI营收的能力。如果它能够打造自家 GPU,就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市场今年9月盛传,微软开始下修英伟达H100芯片订单,且拉货放缓,足见微软AI芯片已研发测试成熟,将摆脱对英伟达的重度依赖。
如果微软推出自己的AI芯片,它将与亚马逊和Google处于同一水平,这两家公司都有自研AI芯片。
Google早在 2013 年就成为最早走上芯片独立之路的公司之一,利用 Arm 技术为其庞大的服务器群构建芯片。通过利用自己的设计,谷歌可以更好地管理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从而达到优化汽车工厂或工业食品加工商所期望的效率。亚马逊也拥有自己的硬件,并表示其 Graviton 芯片的效率比 x86 同类芯片高 40%。
Google于 2015 年开始部署自己的张量处理单元(TPU),专为称为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分支量身定制。The Information 今年 4 月报道,微软公司最近加入了这场竞争,预计将在内部以及与行业合作伙伴 OpenAI一起更广泛地使用其自主开发的处理器。
除了定制设计和对整个计算系统的更大控制之外,互联网公司尝试自研芯片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财务原因:利润。英伟达今年预计每美元收入可赚取 56.51 美分的营业利润,使其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之一。正如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曾经说过的那样,“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 云提供商不必将这些利润交给芯片品牌商,而是可以通过花费时间和金钱来控制其成本结构中日益重要的部分而受益,但这并不容易。8年前,亚马逊以 3.7 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芯片设计公司 Annapurna Labs,认识到从头开始建立开发团队具有挑战性。
英伟达仍有可能占据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最大份额,最近达成的一项让更多芯片可供通过谷歌云服务使用的协议表明,即使是Google也没有准备好抛弃芯片品牌商。然而,在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动下,云计算行业预计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增长的最大单一贡献者,这意味着 英伟达和 AMD 等芯片供应商将获得更多机会,并且,Google、亚马逊和微软等服务提供商内部开发的自有品牌芯片的使用量将不断增加。
上一篇:
CPU开始沦为配角
下一篇:
CIS芯片的“黎明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