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SEMI 主办的“SEMICON China”年会,要问这是一个怎么样规格的会议,打个比方,用半导体行业全球范围的“华山论剑”来理解差不多吧。来得企业都是细分行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具体的如下:
2025年,SEMI 主办的“SEMICON China”年会,要问这是一个怎么样规格的会议,打个比方,用半导体行业全球范围的“华山论剑”来理解差不多吧。来得企业都是细分行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具体的如下:
1、AI 时代迎面而来,AI 将是半导体产业成长的强大引擎 生成式 AI 正成为半导体行业的 "超级蛋糕":EMI 预测到 2030 年其相关需求将吃掉全球 72.3% 的半导体市场。芯片制造的价值重心正从光刻机(Litho)向先进封装(AP)转移,如同接力赛中交接棒的关键动作。在 AI 算力爆发的驱动下,负责后道工序的封装设备厂商将持续受益于先进封装技术迭代。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
1、芯片尺寸与能耗博弈:手机芯片需要更轻薄的解决方案,服务器则追求更低延迟。面板级封装
和光模块集成封装(CPO)技术将成为关键,如同给芯片穿上 "超薄战衣"
2、存储密度革命:3D 封装技术要求更精密的连接工艺,类似搭建垂直叠层的 "数据大厦"。混合键合设备(TCB)将成为制造这种立体芯片的核心工具这场技术变革中,掌握先进封装能力的厂商将如同抓住冲浪板的选手,在 AI 算力浪潮中抢占先机。
2、中国半导体设备/材料已逐步从敲门试用走向规模使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入攻坚期:
政策催化下的突破
1、美国限制政策倒逼中国产业链完成从 "试用转正" 的蜕变,国产设备市占率从 2023 年底的 15% 跃升至 2024 年底的 25%,相当于每 4 台设备就有 1 台国产货
2、海外采购的冷热交替:2023 年下半年晶圆厂上演 "抢设备大战",海外设备商中国区收入占比一度突破 45%。随着国产替代加速,这一数字在 2024 年底回落至 30%。
2025 年关注主线:
1、国产设备的春天:海外设备大规模采购潮接近尾声,国产设备将从验证阶段转向全面配套,如同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关键转折
2、零部件的黄金窗口期:海外设备维保缺口叠加更换周期到来,国内材料公司迎来 "补课机遇期",如同手机维修店在行业变革期的爆发
本次SEMICON展会中,新凯来是热度最高的展台之一。展会期间,新凯来正式发布了 6大类 31款新品,具体包括了外延沉积 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 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 PVD设备(普陀山系列)、刻蚀 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 CVD设备(长白山系列)和量检测设备。引起投资人高度关注。
但是,1)公司在量检测设备等上有一定技术创新,可能可以弥补目前国产比例较低的问题, 2)公司设备实际被采用的案例仍然较少,后续需要经过客户验证,小规模生产以积 累经验,才能满足大规模量产所需要的品质要求, 3)国产设备目前在沉积、刻蚀等领域已经有一定份额,如果新凯来采取较为激进的价格策略,对现有企业盈利能力可能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