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苏州美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苏州美明电子

MeimingIC.com

关税大棒下的全球半导体行业
来源: | 作者:chipnews | 发布时间: 2025-04-08 | 117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号,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对多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主要根据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幅度来制定加税幅度。

对等关税一出,美股三大指数分别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的单日跌幅,并引发连续两日大跌。

这里我们不得不全盘看看特朗普所谓关税大棒的一系列过程。

一直以来,全球遵循的分工以及贸易规则,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关税政策,正式宣告全球化已死,全球进入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关税大棒主要针对中国,2018年开始对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这340亿美元的范围很小,没有太大影响,只能说是试水。

果不其然,针对中国的加征必然遭到反制,中国在绝不能认输的情况下反制,2019年特朗普则扩大到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同年,中国对美国出口4186亿美元,进口1227亿美元,顺差2959亿美元,也就是被加征关税的产品占一半左右。

至此被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纷纷转移阵地到东南亚以及墨西哥等人工相对低廉且没有被加征关税的国家,中国台湾省原本大量的对中设厂投资项目,也因为关税等原因纷纷转回小岛内,造成岛内投资数年大涨。

中国内地厂商应对美国关税的办法,就是在东南亚以及墨西哥这类人工较为便宜的国家设立组装工厂,由中国供应链提供零部件,在其他国家组装,虽然大部分产值还是由中国供应链提供,但价值量也明确下降。

这里有个不好的趋势,因为关税导致中国厂商帮东南亚国家培训素质更好的工人以及完善当地供应链,即便东南亚国家的供应链还处于低端,但趋势已然成形。


中国如此完备的供应链不也是30年来,先利用廉价劳动力,以及港台以及外资技术,向全世界出口商品,最终成为世界工厂,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全面且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未来很长时间不可能会有替代者,但随着竞争者的能力越来越强,中国供应链的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更何况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再具备优势,当然供应链方面中国是绝对王者,未来十年也是,倒也无需杞人忧天,但份额从高点往下的趋势,我们不得不注意。

这样的背景下,越南GDP也在2018以及2019年创下7%以上的中期新高,小岛子也在2017到2019年连续三年GDP增长在3%以上,这是小岛20年来低迷的经济所未见的。

上述一切在2020年的口罩事件戛然而止,目前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已死,这一切确实是拜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所赐。

同年美国换届,拜登上台,老登与特朗普的作法完全不同,特朗普信奉大力出奇迹,无差别的关税政策。

老登政府上台后,首先是保护主义以及疫情造成的通胀,所以他必须修正特朗普的政策,美联储一系列的货币紧缩策略,将利率提升到5.5%,达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点。

一系列的货币紧缩是对于特朗普政策的修正,但中美竞争白热化却没有任何停歇,中国已被明确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必须压制,在美国的对外文件或者公告上,竞争对手与如何压制都是明晃晃的,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全部摆在明面上,没有任何藏着掖着。

很多网友喜欢以阴谋论解读美国,其实是缺乏常识的表现,因为这些朋友可能长期看那些有立场的阴谋论中文媒体,完全不了解美国对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与其中过程。

人家明明全部都是台面上的阳谋,但无奈国内网友由于对这些认知的匮乏,很容易被玄呼的阴谋论给误导并信以为真,喜欢阴谋论的网友们主要问题是缺乏逻辑思考以及常识的匮乏。

为了控制通胀以及民主党还是标榜全球一体化,老登任内在关税上没有着墨,而是更为精准的针对中国科技行业,2022年的1007法案开始全面针对中国半导体以及科技行业,在此之前只有H或者SMIC被纳入实体清单,均是针对个别公司的政策。

随着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不懈努力的通力合作,美国商务部在2022年的1007法案,正式向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做出先进制程的全面限制,对象不再局限个别公司。

美国商务部BIS后续在2023年的1107法案以及2024年的1202法案,不断对中国半导体与科技行业进行围堵,目标直指AI,AI涉及的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及延伸的制造设备,晶圆工厂,材料供应商,GPU企业全部一网打尽,纳入实体清单。

如今老登唱罢又换特朗上台,懂王又屏弃民主党那套精准但复杂的制裁方案,重新抡起关税大棒,经过老登任内的修复,通胀有所压制但还是不低,可特朗普还是信奉他的大力出奇迹。

不管如何,我们可以看到老登与朗普的风格截然不同,但是目标是中国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等于是A办法搞一遍之后换B办法上,每种办法有其优劣,目标国家亦须承受这种复杂且多变的政策,美国打击中国不会局限在一条道上,黑脸唱罢白脸上,白脸唱完继续黑脸上,有松有紧,有针对有无差别,这也考验我们管理层的应对能力。


特朗普这一次的对等关税现在看来目标明确还是中国,虽然4月2号我们看到的是对全世界无差别的加征关税,对美顺差越大加的越多。

这正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且几乎每一次都能见效,事先把价码提得高高的,然后谈判,但这伎俩屡试不爽的关键是,你不谈判不退让他还就真下死手,从他第一个任期,我们看出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任性。

2018年的340亿美元商品做为起手式想逼迫中国,只要中国妥协他获得好处,那便相安无事,不妥协就继续加,所以在2019年加到2000亿美元商品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以及能源,从此国内宣传口转变为合作共赢,尽量云淡风清。

这一次的对等关税,特朗普先搞一个全面对等加征,然后逼迫各国对美放弃关税,如此一来,美国获得好处,目的达成便不再对该国加高关税,目前看到越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甚至中国死忠的小弟柬埔寨都宣布不反制且愿意跟美国谈判,放弃或大幅调低对美商品的关税。

唯独我们中国,在第一时间好像慢一分钟也不行的宣布对美国商品对等加征34%关税,这一步棋我想是美国早设好的圈套,就等咱们上套,但上套的我们,必然也是早早权衡利弊并推演过无数次的方案,我想谁都不是吃素的。

美国对后续的关税谈判可不只是对应国家要降低美国商品进入该国的关税这么简单,同时还要求谈判国的中国制造比例限制,也就是说之前国内利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或者墨西哥转出口至美国的方式将无以为继,美国真正要围堵的是中国商品,而且是全面围堵,同时让各国选边站,一举多得。

这些事只用立场去分析几乎都会是偏颇的,因为立场为先就无法客观,有立场无一例外就是我们又又又赢麻了,各种丧事喜办,所有分析的只围绕一个结果那就是我们必须又赢了,反正这类已经事先定好结论的文章,笔者建议只看标题就好,看完标题你就知道结论,没必要浪费时间看。

先撇开立场,笔者一直担心的是,美国从60年代末搞苏联的太空及军备竞赛,80年代搞日本的广场协议,我们回顾这些历史,美国依赖美元霸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只要是认定的竞争者,美国的手段确实有效,日本体量小一个广场协议,不到3年直接搞定,苏联体量大同样是举国之力的体制,所以只能透过太空以及军事竞赛,不断的放血经济实力差一大截的苏联,最终在90年代崩溃解体。

美国开始强力针对中国是在2010年后才显露,2020年代期开始正式将中国纳入竞争者的关系,中美竞争以双方体量来说至少得30年以上也就是2040年以后才能分出胜负,但2025年的今天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则点。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

其实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是采用绥靖政策,希望透过全球化来改变中国,尤其是制度方面希望我们融入普世价值之中。

在国际贸易上,中国的保护以及补贴政策一直是被诟病的,但幸好我们顶住压力,即便被骂也确实不太地道,我们还是坚持的贯彻中国特色做法,这一点是成功的一大关键。

而我们利用我们的市场来换取技术,最终在技术反超,首先技术反超归功于高素质的劳动人口,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同时西方也离不开中国庞大的利益,犹如鸦片欲罢不能,我们在这ㄧ方面对西方拿捏更是完美,堪称教科书级别。

西方各国在中国有庞大利益自然无法置喙我们的保护以及补贴政策,这就是我们拿下全球市场的神兵利器,再加上辛勤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诸如早期的钢铁,化纤,纺织,中期的光伏,面板,我们可以透过补贴无序生产去挤压全球市场,所到之处犹如秋风扫落叶,最终成为全球产业主导者,这是中国特色的成功。

14亿如此庞大的人口想要富民强国就只能不择手段去争取,没办法,我们人口基数太大,而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抢占更高端的市场,也正是在我们想更想一层楼的这个阶段,抢了欧美国家的所谓高端制造的饭碗,欧美国家才幡然醒悟,改变原本的绥靖政策,正式向中国发难,直接列为竞争对手,说白了这就是全球这块大蛋糕的分配之争,话语权之争。

谁也别称高尚,这里面没有仁义道德,只有国与国的博弈,不须要假大空。

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如果我们一直遵循韬光养晦政策去发展自己,也就是笔者刚才说的中国最牛拿捏最好的政策,别老去说都是因为美国要针对我们,我们不得已而为之,事情当然不是如此,以前我们也没少被针对,但韬光养晦时代,让我们没那么敏感,更不会事事得反制,反制慢了好像吃大亏一样,有必要如此咩?

又比如2018年特朗普340亿商品关税的试水,我们先忍了,自然没有2019年的2000亿,后面的幺蛾子不会没有但肯定能少一大半,如此一来再给我们中国十年发展,情况又会是如何?

当然一切都不可能重来,回顾以往并思考,对未来必然是会有启发的。

其实国内做外贸,在2017年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增长三家马车的投资,出口与消费,这几年一直靠强力的政府投资拉动,出口与消费基本上一厥不振。

美国从60年代末开始搞苏联,直到90年苏联瓦解,刚才有提到双方近30的竞争,经济实力差的苏联被慢慢放血,这一幕很像目前的中国,这是比较偏悲观的看法。

乐观的是,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当初的苏联不可同日而语,美国凭借美元、科技与军事三霸权想拖死中国几乎不可能,这里比的还是谁的血厚,乐观派的看法是或许是美国先倒下而非我们。

可是为了与美国军事抗衡不断增加军事开支的是我们,美国军费庞大但增幅没有我们高,为了与美国科技抗衡耗费钜资去从头到尾再重复造一次轮子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供应链的是我们。

半导体极度冗长的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从基础科研去重塑,这不仅耗费钱同时也耗费时间,但是结果却不一定成功,产生正反馈,这是一种升级的军备竞赛,从太空,军事,科技多个维度与方向,如果耗费巨大的资本投入,在相对时间内无法收获成果自我造血,这样的消耗对国家来说是有风险的。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产光刻机,一般来说光刻机有三大子系统,光源、物镜以及工件台,这三大子系统都是及全球科技大成的结晶,每个子系统都代表其领域的最高水平,但光刻机不只是这三个子系统难,连这些系统上面的零部件,量测检测仪器,我们都得重新开发。

总结

这次的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虽然对中国半导体的影响有好有坏,但对中国经济却有非常大的伤害,特朗普的目标是打击整个中国制造业,半导体等科技行业则会有另外的限制规则。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是围绕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来,第一重点是制造业回流美国,第二是打击中国制造业。

通过对外加征关税以获得5000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收入,又能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对内通过政府效率部来精简机构、裁减公务员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

关税在短期内能很好的带动投资,全面限制中国制造业透过东南亚转出口,让要做美国生意的厂商必须在美国设厂投资,短期投资效应将是明显的。

新投资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再限制移民、国内减税等政策也可以起到鼓励投资、保护就业的作用。这应该是特朗普政府的一盘大棋。

不过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兩刃剑,对己有利同时也有对己不利。

如加关税势必拉高物价,而美国目前正处在高通胀阶段,对遏制通胀可谓雪上加霜,同时,限制移民又会拉高薪酬,进一步助推通胀。

而且大幅加征关税后,政府的关税收入也不一定能增加,如果出口商无利可图,就不会向美国出口了,那也就征不到预期中的巨额关税。

整体而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也是以制造业立国的中国最棘手的问题。

正如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把中国供应链逼出中国一样,这次他不在给中国供应链利用非中国地区转出口的机会,而是要供应链实实在在的在美国投资,这一点影响是长远且深的。

万物皆有两面性,特朗普自然清楚这一步棋必然有失有得,我无法得出对美国好坏的最后结论,只能说有两面性。

但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将面临沉重的打击,这肯定不是好事,当然这一步,国家也早预料到,工具包里面的政策也会很快放出来,降准将息放水会是第一步,但总感觉我们的工具包是挺丰富,但同时也缺乏从根本改善经济的好工具,虽然血很厚,但却一直是在失血。

无论如何,只能以拖待变,期待国家能有个根本解决经济问题的良策,比如自我改革,减少人员冗长,行政浪费,让利于民,加大医保教育养老这些看不见的福利措施,让高储蓄的民众有消费的底气,而不是把钱无止尽的花在城市建设这些利益阶层有油水的项目上。

只要自我改革能做到,估计我们将会有无尽的血包,拖垮美国是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