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持续扩张,叠加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新技术逐步落地,推动功率半导体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
富士经济曾在今年4月的报告中写道:功率半导体市场在 2024 年受到库存积压的打击。需求预计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库存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恢复正常。
那么如今的功率半导体复苏情况如何了?随着国产功率半导体头部公司业绩的相继披露,该市场的走向逐渐明晰。
上述十家功率半导体公司中,表现最为亮眼的莫过于
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3.3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为2.65亿元,同比暴增1162.42%。这一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大型白电、汽车、新能源等高门槛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子公司士兰集成、士兰集昕等生产线的满负荷生产。
十家公司中营收同比下滑的只有一家—苏州固锝,但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华微电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营收同比增长。
功率半导体包括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含模块)以及功率 IC 等。其中,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按照器件结构划分,可分为二极管、晶闸管和晶体管等。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中,以 MOSFET 和 IGBT 为代表的晶体管占比最大,近30%。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硅基 MOSFET、硅基 IGBT 以及SiC为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的主力产品。
如
2025年上半年,士兰微基于Ⅱ代SiC-MOSFET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出货量累计达2万颗,客户端反馈良好,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另外,该公司新一代产品即将上量,士兰微第Ⅳ代SiC芯片与模块已送客户评测,基于第Ⅳ代SiC芯片的功率模块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量。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SiC领域的技术竞争力,满足市场对高性能SiC产品的需求。
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1万片6英寸SiC-MOSFET芯片的生产能力,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产能支持。
据悉,士兰微正积极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和
今,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集中度虽相对较低,但正处于快速成长之中。
细细解读上述十家功率半导体公司的财报,笔者发现有两大高频词汇,分别为“汽车”与“SiC”。
士兰微:SiC业务营收暴增80%
士兰微功率半导体和分立器件产品的营业收入达到30.08亿元,同比增长约25%,其中应用于汽车、光伏的IGBT和SiC(模块、器件)的营收同比增长80%以上。
2025年上半年,士兰微基于Ⅱ代SiC-MOSFET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出货量累计达2万颗,客户端反馈良好,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另外,该公司新一代产品即将上量,士兰微第Ⅳ代SiC芯片与模块已送客户评测,基于第Ⅳ代SiC芯片的功率模块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量。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SiC领域的技术竞争力,满足市场对高性能SiC产品的需求。
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1万片6英寸SiC-MOSFET芯片的生产能力,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产能支持。
据悉,士兰微正积极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和供应商就下一代车型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洽谈。焦点主要集中在其即将量产的第四代SiC功率模块以及车规级MCU、高压驱动芯片等产品。
上半年业绩主要由新能源业务驱动,SiC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斯达半导财报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行业营收12.13亿元,同比增长52.82%。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受益于国内销量同比增40%,营收实现25.80%增长。
此外,公司SiC项目已完成建设并进入量产爬坡阶段,伴随多款车型定点,下半年或将加速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