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苏州美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苏州美明电子

MeimingIC.com

巨头掀翻了AI PC的桌子
来源: | 作者:chipnews | 发布时间: 2024-06-04 | 303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成为了AI“爆炸”的一个月。

5月8日凌晨,苹果发布了地表最强平板,采用M4芯片的iPad Pro。M4芯片带来了极致的AI性能,用官方的话来说:“比当今任何AI PC的任何神经引擎都强!”
苹果发布之后的第6天,Open AI宣布最新的旗舰大模型GPT-4o来了。不仅免费可用,更是横跨听、看、说。
紧跟着Open AI,谷歌坐不住了。第二天 I/O 2024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了Gemini系列大模型的更新。Gemini 1.5 Pro不仅面向所有人开放,上下文窗口还从100万token直接一步迈向200万,一口气能读1500页PDF。
在Open AI和谷歌的大战后的6天后,微软不声不响地再次向AI的湖水中投入一块巨石,提出了“Copilot+PCs”的概念。
这一波操作下来,网友们都开始兴奋:“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01
微软向苹果开火
“Copilot+PCs”的概念的出现,直接掀翻了AI PC的桌子。
为什么这么说?
与此前主机厂频频展示但概念模糊的“AI PC”相比,微软给出了更明晰的定位。Windows系统层面,集成了刚刚问世的GPT-4o;在硬件层面,内置的骁龙X Elite芯片可以在不依赖云端算力的情况下,本地处理生成式AI应用。
微软的清晰定位,戳破了很多厂商还在遮遮掩掩的模糊概念,带来的两个拷问特点就是:AI PC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硬件?又需要什么样智能体?
微软在发布会上,频频将矛头指向了苹果。
比如,为了体现第一款Surface Pro的性能,微软拿出苹果MacBook Air一较高下。根据微软官方测试,新款Surface Pro的多线程性能相比苹果的MacBook Air高58%。
微软还强调想要被称为 Copilot+PC,至少需要提供 40 TOPs 的性能。而苹果这个月刚刚发布的M4芯片,NPU算力正好是38 TOPs。
为了能够在本地处理生成式 AI Copilot,微软除了要求需要NPU外,还至少要 256GB SSD、和 16GB RAM。这个要求,是苹果MacBook Air 的两倍。
可以说,微软抛出的条件,直击苹果的软肋。
自从今年AI PC逐渐成为个人电脑领域的热词后,苹果就一直在渲染Mac是消费者可以买到的最好的AI PC。按照苹果的说法,自从2020年第一款M系列的芯片M1推出时,带有NPU的M1就是为AI而生。
苹果CEO蒂姆·库克曾在今年年初提到,“目前市面上用于人工智能的电脑,没有比Mac更好的。”
要提到Mac的最大槽点,非“祖传”的8G内存莫属。距离库克上一次升级内存已经过去了7年,这7年中Mac系列机型始终没有提升过内存的起步配置。
对此苹果方面声称,Mac使用的8GB统一内存(Unified Memory)与竞争对手的16GB内存(Memory)相当,官方给出的答复是8GB内存足以驾驭上网、播放视频、轻量编辑等很多任务。
问题是,8GB起步的内存能够支撑Mac成为最好的AI PC吗?
运行AI大模型需要大容量的显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未来内存墙可能将会是比算力更大的瓶颈,GPU的显存容量严重制约了可训练的模型规模和算力提升速度,或将成为阻碍AI技术发展与落地的重要瓶颈。
GPU的显存如果只有8GB水平,无论开发者如何进行优化,想要容纳一个千亿参数的大模型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想要配置一台能够畅玩AI 的电脑,那么大多数人的意见都会是32GB起步的内存。实际上,在2024中国闪存市场峰会上,英特尔甚至更为激进地表示,未来AI PC入门级标配一定是32G内存,而当前16G内存一定会被淘汰。
也正因此,微软将未来AI PC门槛配置提高到16GB 也不足为奇。
 02
AI PC芯片,多少算力算够?
实际上,虽然对于AI PC 在软件、系统层面的争论还在继续,但硬件层面,厂商都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需配备NPU、CPU和GPU的异构计算平台。
目前推出AI PC芯片的厂商有四家:英特尔、AMD、高通、苹果。不过苹果属于自产自销,因此我们不多讨论。英特尔在AI PC芯片进展中保持领先,AMD相关产品迭代速度更快,高通AI PC芯片的端侧AI推理能力优于英特尔及AMD,未来预计逐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市场上已公布的AI PC大多搭载的都是英特尔的Meteor Lake,比如联想小新 Pro 16 2024 酷睿 Ultra 版、联想高端线 YOGA 、微软的两款PC Surface Pro 10商用版和Surface Laptop 6商用版、华硕灵耀14 2024 AI超轻薄本等。
这是英特尔在2023年年底发布的Meteor Lake,采用Intel 4(7nm)制程工艺的计算模块,多达 6 个性能核,8 个能效核,以及 2 个低功耗岛能效核,一共加起来会支持 22 个线程。
目前,Meteor Lake AI PC已经赢得了100多家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支持,AI加速功能已经超过300项,AI大模型加速优化已经超过500项。
AMD也提供 AI PC的芯片。AMD在去年推出了锐龙7040,同样搭载NPU。此后,AMD又发布了锐龙8040处理器。锐龙8040系列开发代号Hawk Point,仍然基于Zen4 CPU架构、RDNA3 GPU架构、XDNA NPU架构。目前,搭载AMD 锐龙8040处理器的AI PC包括华硕ROG幻14 Air笔记本、华硕天选、华硕a 豆、华硕无畏。
此外,AMD相关产品相比友商更新迭代速度更快,例如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16日,AMD宣布推出两款新产品锐龙(Ryzen)Pro 8040系列和锐龙Pro 8000系列,惠普、联想等厂商会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搭载锐龙Pro 8040系列芯片的AI PC。
高通的AI PC芯片是在去年10月发布的骁龙 X Elite/X Plus。由台积电4nm工艺制程打造,搭载了全新定制的Oryon CPU,在4+4+4的三丛集中,12颗核心的主频均可达到3.4GHz。
目前,搭载骁龙 X Elite/X Plus的AI PC包括宏碁 Swift 14 AI 笔记本,以及微软刚刚发布的Windows 11 AI PC。据了解,Windows 11 AI PC自6月18日起陆续上市,微软Surface以及戴尔、宏碁、华硕、惠普、联想等OEM合作伙伴将陆续推出Windows 11 AI PC。
前文提到,微软认为真正的AI PC需要算力达到 40 TOPs。这对于AI PC的芯片层面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我们来看看,目前主流的Meteor Lake、锐龙8040、骁龙 X Elite/X Plus的算力情况。
英特尔Meteor Lake的综合算力在34 TOPS左右,NPU算力在10TOPS左右,官宣可以支持200亿大模型在终端侧运行;AMD的锐龙8040的整体算力在39 TOPS,NPU的AI算力在16 TOPS;高通骁龙X Elite NPU的算力则达到了45TOPS,官宣可支持130亿参数大模型的本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