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半导体市场复苏在即,市场逐渐回归常态,但仍需谨慎看待。
2023年第四季,半导体产能开始恢复,预示“去库存”基本完成。加上半导体行业周期低谷已过,2024年将迎来全球半导体行业上行周期。
2023年相比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减少626亿美元,但国产芯片销售额只比2022年多了61.4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2023年比2022年缩小了564.6亿美元。
到底中国真实的芯片市场规模有多大?目前没有人可以给出,只能从下面数据来推测国内未来芯片市场走势。
从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2021年半导体芯片销售数据来看,个人电脑PC和计算机对芯片的需求最高,占到了32%,其次是手机等通信设备,占到了31%。如果计算机、手机、家电都归于消费电子,半导体芯片的应用占比达到了75%。随着智能手机从4G过渡到5G,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对芯片的需求也更多,所以智能手机芯片需求占比已经超过了个人电脑PC和计算机。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高效能运算(HPC)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汽车等市场的需求回暖,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但由AI带来的增长在2024年不会太明显。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2年下滑了12%后,预计2023年出货量仍将下降5%。但随着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今年分别恢复9%、3%和2%的增长,下降幅度趋于稳定。2023年全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1.3亿部,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4%,达到11.7亿部。如果这个预测是准确的,考虑到芯片降价,在国内智能手机上的芯片销售额可能没有增长。
在个人电脑市场,Canalys的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市场正进一步恢复,出货量达到1100万台,同比下降16%,在2024年将出现4%的小幅增长。同样,除了存储芯片涨价带来销售额增长,其他芯片价格大概率会下降,个人电脑市场芯片销售额变化应该不会太大。
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202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并发布《2024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左右,净增量2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达到40%,新能源乘用车保持较强增长势头。据行业人士介绍,国产芯片在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约8%,整体销售额不大。
这几年增长较快的太阳能面板市场、储能市场和新能源电桩市场,已趋于平缓,甚至有可能往下走。其应用的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市场进入平缓期。
其他消费类和工业类的电子应用市场,也看不到芯片需求的大幅增长,保持平稳或者小幅增长。
我比较倾向于世界半导体市场统计局(WSTS)的预测,WSTS表示,这一增长预计将主要由存储芯片行业推动,该行业有望在2024年飙升至1300亿美元左右,较上一年增长40%以上。其他主要细分市场,包括分立器件、传感器、模拟器件、逻辑器件和微型器件,预计也将实现个位数增长率。而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DRAM领域,三星、美光、SK海力士垄断了近95%的市场份额。NAND领域,三星、恺侠、西部数据、美光科技、英特尔,占比高达97%。DRAM和NAND Flash这两部分占据了内存市场96%的份额。
因此,分析下来,2024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与2023年相当,由于国产替代从低到高有序推进,中国芯片公司整体销售额将增长20%以上,但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整体销售利润可能变化不大或者仅小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