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苏州美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苏州美明电子

MeimingIC.com

关税博弈下的中国芯:从供应链重构看自主可控机遇
来源: | 作者:chipnews | 发布时间: 2025-04-15 | 74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A股芯片板块频频异动。这场资本市场的狂欢背后,是中美关税博弈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绝地反击——当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商品关税骤提至125%之际,一纸《原产地认定规则》紧急通知,犹如在迷雾中劈开一道战略曙光。

北京时间4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对华关税从104%提升至125%,直指中国高端制造领域。这种单边制裁的升级,实则暴露了美国对"中国芯"崛起的深层焦虑: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中国2023年半导体设备采购额达39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1%,而这一比重在2018年仅为19%。


美方关税政策看似凌厉,实则陷入战略悖论。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085亿颗,同比下降10.2%,但同期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却逆势增长18%。这种"芯片进口降、设备进口升"的剪刀差,揭示着中国正在构筑自主产业链的深层布局。


4月11日午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重磅通知,重新定义了"集成电路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地而非设计或封装地作为认定标准。这项技术性规则调整,实则是瓦解美国长臂管辖的"手术刀":


破除"设计主导权"迷思‌:将流片环节作为核心价值环节,直接利好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代工企业。正如信达证券所言,中国大陆代工厂有望获得结构性转单,市场份额与定价权双升。


构建"在地化生产"护城河‌:根据新规,在华流片的芯片即使采用海外IP,仍可享受"中国原产"待遇。这既规避了美国出口管制,又倒逼国际企业将先进产能向中国转移。



激活"隐形冠军"潜能‌:

同步发布的供应链护航清单,将盛景微、欧晶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纳入采购推荐名录,形成"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

在这场供应链重构战中,三个关键领域正加速破局:


模拟芯片:从15%自给率到汽车电子新战场

民生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2304亿元,但自给率不足15%,汽车电子领域更低于5%。当前TI等美企通过价格战压制国产厂商的背景下,思瑞浦、纳芯微等企业正依托车规级芯片认证突围。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对美成熟制程芯片的双反调查,为国产替代打开政策窗口期。


半导体设备:1300亿进口替代空间重构

浙商证券测算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从美进口半导体设备超400亿元,涵盖刻蚀、薄膜沉积等"卡脖子"环节。北方华创的12英寸等离子刻蚀机已实现14nm工艺突破,中微公司的介质刻蚀机进入台积电5nm产线验证。这场关税博弈,正成为国产设备替代的催化剂。

算力芯片:地缘政治催生自主生态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意外激活了国产算力市场。寒武纪思元590训练卡性能比肩英伟达A100,海光信息DCU已在百度智能云部署。

指出,关税壁垒反而加速了"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的三角生态形成。


尽管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产业界仍需直面三重挑战:

技术代差困境‌:

3nm先进制程等领域,国产替代仍需很长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


全球合规风险‌:原产地规则可能引发WTO贸易争端,需强化国际规则话语权。


产能结构性失衡‌:当前12英寸晶圆产能集中于成熟制程,28nm以下产能占比不足20%。


对此,中物联倡议书提出的"联合研发+订单前置"模式颇具前瞻性。例如上海微电子与中芯国际联合攻关28nm光刻机,北方华创通过长鑫存储的批量订单实现设备迭代,这种"需求侧反哺研发"的路径,正在改写半导体创新逻辑。

关税战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中国半导体的短板,也折射出其惊人的韧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从替代进口到定义规则,这场博弈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权力格局。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旧秩序的裂痕,正是新王者的摇篮。”当中国半导体企业在这场风暴中完成蜕变,一个更具话语权的科技新时代或将到来。

芯片ETF(159995):科技基石、国产替代、政策支持、半导体周期复苏、30只股集中投资全产业链龙头。


消费电子ETF(159732):选取公司业务领域属于消费电子板块,包括手机产业链、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细分领域。


机床ETF(159663)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涉及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行业龙头。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9、文章所提个股不做推荐。